2019年8月行業信息
返回列表發表時間:2019年11月05日
一:農業行業新規
1、 農業農村部:將逐步建立登記綠色通道,加快生物農藥產業化進程
近日,農業農村部針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出的“關于倡導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快低毒綠色生物農藥推廣使用”的建議,在其網站發布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6733號建議的答復》(以下稱“《答復》”),就對生物農藥生產企業政策傾斜和稅收優惠 、支持生物農藥發展和推廣應用等有關問題,進行了詳細回答。
01 生物農藥生產企業政策傾斜和稅收優惠
《答復》指出,生物農藥主要包括生物化學農藥、微生物農藥和植物源農藥,農用抗生素不包括在內。為支持農藥生產企業研發生物農藥,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主要采取兩方面支持措施:
一是加快生物農藥登記步伐。在保障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根據不同種類生物農藥的特性,減少試驗內容、縮短試驗周期,加快生物農藥登記步伐,鼓勵農藥企業研發、登記高效低毒生物農藥。微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制劑和性誘劑(一種生物化學農藥)免農藥殘留試驗,性引誘劑可免環境試驗,生物化學農藥、微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制劑分別比化學農藥減少環境試驗資料8項、7項和4項。生物農藥藥效試驗可在1年內完成,比化學農藥縮短1年。
二是減免增值稅。我國一直對農藥批發和零售環節免征增值稅。近一年來,我國持續下調增值稅稅率,農藥稅率已由13%下調至9%,降幅達30%。此外,為了鼓勵企業技術創新,企業所得稅政策規定,企業研發費用在稅前據實扣除基礎上,允許再加計扣除75%。
農業農村部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逐步建立生物農藥登記綠色通道,加快生物農藥登記和產業化進程,并做好相關財稅政策落實工作。
02 支持生物農藥發展和推廣應用
《答復》稱,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包括生物農藥在內的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產品研發生產和推廣應用。
一是支持技術產品研發。結合實施“化學肥料和農藥減施增效綜合技術研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后設立天敵昆蟲防控技術及產品研發、天然生物農藥的合成生物學與組合合成技術等項目,支持相關科研單位開展綠色防控產品研發、技術集成、試驗示范工作。
二是推進產品產業化。組建企業牽頭、科研單位參加的天敵昆蟲、生物農藥等科企合作創新聯盟,發揮科研單位技術研發優勢、企業生產產品優勢,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加快產品產業化生產進程。
三是大力開展示范推廣。按照“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的思路,在全國建立600個專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范區、150個果菜茶病蟲全程綠色防控試點縣、設立6個萬畝連片和25個百畝以上蜜蜂授粉與綠色防控技術集成應用示范區,有力促進了綠色防控技術和產品推廣應用,2018年全國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29.4%,比2014年提高了9.4個百分點。
農業農村部明確表示,下一步,將按照《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2018—2022年)》的要求,利用3年時間在全國創建300個綠色防控示范縣,加快推進生物農藥等綠色防控產品和技術研發應用。
03 使用生物農藥的補貼政策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加快生物農藥等綠色防控措施的推廣應用。每年安排8億元農作物病蟲防控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推進。在低毒生物農藥推廣方面,每年從部門預算中安排1000萬元用于示范推廣。同時,各地積極爭取地方財政支持,實行綠色防控補貼政策。如吉林省每年投入近9000萬元,實施玉米、水稻等作物大范圍“放蜂治螟”,上海市、區兩級財政對蔬菜、水稻病蟲綠色防控物化補貼每畝達150元和80元。多殺霉素等農藥新品種新技術都在這些政策資金的支持范圍。
《答復》明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按照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要求,研究生物防治替代化學防治支持措施,多渠道爭取資金投入,加大對生物農藥等病蟲綠色防控措施推廣應用支持力度。(信息來源:農村農業部)
2、 我國禁限用農藥產品名單
近些年,為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有效預防、控制和降低農藥使用風險,國家對于農藥方面的監管越來越嚴,農業部及相關主管當局陸續發布了許多禁用和限用的農藥產品清單。
《農藥管理條例》第三十四條對農藥禁限用方面也作出了相關規定:農藥使用者應當嚴格按照農藥的標簽標注的使用范圍、使用方法和劑量、使用技術要求和注意事項使用農藥,不得擴大使用范圍、加大用藥劑量或者改變使用方法。農藥使用者不得使用禁用的農藥。標簽標注安全間隔期的農藥,在農產品收獲前應當按照安全間隔期的要求停止使用。劇毒、高毒農藥不得用于防治衛生害蟲,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葉、菌類、中草藥材的生產,不得用于水生植物的病蟲害防治。
企業應嚴格遵守該規定,如使用禁用的農藥或者超出農藥登記批準使用范圍的農藥,均按照假農藥處理,除面臨罰款外,情節嚴重的由發證機關吊銷農藥生產許可證和相應的農藥登記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至2020年1月,我國將禁限用89種農藥,其中41種為禁用農藥、48種限用農藥,另外還有23種停止新增登記的農藥。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風險評估的引入和國家對安全、高效、經濟農藥的鼓勵和支持,會有越來越多的高風險農藥產品被列為禁限用農藥,企業也要注意開發新的農藥產品,淘汰高風險的農藥產品,從而增強企業競爭力。(詳情見http://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19314.htm)(信息來源:中國農技推廣平臺)
3、 我國將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置工作
我國將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置工作,探索建立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置長效機制,推進農藥包裝無害化處理。
國家農業農村部農藥管理司副司長朱恩林16日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舉行的全國北方農業綠色生產暨農藥減量增效現場觀摩會上介紹,我國將按照“誰購買誰交回、誰銷售誰收集、誰生產誰處理”的原則,加快建立以“市場主體回收、專業機構處置、公共財政扶持”為主要模式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體系,營造全民參與回收的良好氛圍。
我國各地農業部門溝通協調生態環境、財政等部門,積極穩妥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置工作,因地制宜探索工作路徑和經驗模式。例如,吉林省從源頭入手,探索開展農藥配藥站建設,通過建設統一配藥裝置、使用大包裝等手段有效減少農藥包裝廢棄物數量。青海省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試點工作,建設集中存儲中心、回收中心、回收網點,累計回收1000多萬個農藥包裝廢棄物,進一步增強農藥使用主體環保意識。
記者在觀摩現場會上了解到,巴彥淖爾市按照“誰經營誰回收、誰使用誰交回”的原則,明確規定農藥經營店主要負責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政府按照13元/公斤的標準予以補貼;全市設置58個蘇木鄉鎮轉運站、6個旗縣區集中倉儲中心,構建了“村收集、鎮轉運、縣倉儲”的三級回收體系,累計回收187噸農藥包裝廢棄物。
目前,我國各地正在探索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與處置試點工作,并組織實施無害化處理。(信息來源:新華網)
4、 三部門關于印發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的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經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審查通過,現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9,代替GB?2763—2016和GB?2763.1—2018)等3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編號和名稱如下:
GB?2763—201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
GB?23200.116—201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植物源性食品中90種有機磷類農藥及其代謝物殘留量的測定氣相色譜法
GB?23200.117—201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植物源性食品中喹啉銅殘留量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
以上標準自發布之日起6個月正式實施。標準文本可在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網(http://www.aqsc.org)查閱下載。標準文本內容由農業農村部負責解釋。
特此公告。(信息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局)
二、最新行業資訊
5、 四川農藥、化肥使用量連續4年實現負增長
近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農業廳獲悉,全省農藥、化肥使用量連續4年實現負增長 ,飼料獸藥產品質量安全可控,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形勢持續穩定向好。這是如何做到的呢?省農業廳就各類措施面向社會進行解答。
病蟲害綠色防控是農藥減量控害的重要內容,也是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標志。四川省農業廳表示,在綠色防控方面,具體做了以下四個方面工作:一是探索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今年利用中央和省財政安排的6560萬元項目資金,切塊73%用于以政府購買植保公共服務的形式在水稻、果樹、茶葉等作物上開展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
二是強化示范引導。依托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成片建立綠色防控示范基地,大力實施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治工程和全程綠色防控技術示范。力爭2019年,帶動大面積推廣綠色防控1500萬畝以上,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覆蓋率達30%。
三是重視技術集成與創新。不斷引進、試驗綠色防控新產品、新技術,推廣應用生態調控、天敵控害、理化誘控等綠色防控關鍵技術,集成水稻、柑橘、獼猴桃、茶葉等作物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解決技術方案以及全程綠色農藥解決技術方案15項。
四是“一園四區”融合發展。以綠色植保示范縣建設為抓手,建立IPM綠色防控示范園120萬畝。開展油菜蜜蜂授粉、稻鴨共棲、稻漁共育、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技術融合示范400余萬畝。(信息來源:封面新聞)
6、 第9批通過認定的農藥登記試驗單位公示
擬批準認定的第九批農藥登記試驗單位
(信息來源:微語農藥)
7、 草地貪夜蛾入侵24個省份,全國防治面積2065萬畝
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測報消息稱,截至8月17日,草地貪夜蛾在我國24個省份的1366個縣(市、區)發生,草地貪夜蛾目前已北擴至河北省。
據悉,草地貪夜蛾全國發生面積1431萬畝,防治面積2065萬畝,各地平均防控面積比率144%,平均防效在90%左右。進入8月份,草地貪夜蛾新增發生縣數86個,新增發生面積170萬畝,新增防治面積302萬畝。
目前草地貪夜蛾仍在繼續北擴,河南和山西黃河以北分別已有4個和6個縣市發生。其中,河北欒城、魏縣8月16日分別見成蟲和幼蟲,目前已有6個縣市發生,最北已到石家莊辛集和欒城。寧夏、甘肅、陜西、山東等北方省數不斷出現新發地點,以上7省份8月份新增縣數占全國新增縣數79%。
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測報數據顯示,全國草地貪夜蛾的發生區域呈現條帶狀分布。上個月新增的縣主要集中在寧夏、甘肅東部、陜西中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山東南部和膠東半島、江蘇中部和北部等地,地圖上呈現出帶狀聚集分布的特點。
目前,寧夏多地已通過技術手段誘見草地貪夜蛾成蟲,擴散速度較快,草地貪夜蛾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13個縣(市、區)發生,總誘蛾量1025頭,其中性誘1022頭,高空測報燈誘蛾23頭,目前田間有零星卵塊,未見幼蟲為害。
近期,東北地區春玉米多處于灌漿期,黃淮海夏玉米處于灌漿期、春玉米多處于乳熟期,西南和西北地區春玉米多處于蠟熟至收獲期。從全國來看,各類玉米病蟲害總體中等發生,發生面積2.8億畝次。(信息來源:新京報)
三、國內行業動態
8、 藥肥市場發展現狀及趨勢
農藥主要用于防治作物中有害生物,肥料為作物生長提供必須的營養,它們都是作物所需要的,而當二者在同一時間被作物所需時,恰好為藥肥發展提供了用武之地。修訂后《農藥管理條例》的貫徹實施與安全環保等內外部因素疊加,對加快行業變革、市場格局重塑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也提供了空前難得的歷史機遇。尤其是隨著各項規定、要求、任務得到了穩步落實,相關標準的出臺實施,比如T/CCPIA 022—2018《農藥制劑產品中微量其他農藥成分限量》、GB∕T 37500—2019《肥料中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等都賦予行業、市場以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
藥肥可以是農藥和肥料按一定比例配方相混合,經過一定的加工技術穩定于一定的體系中而形成的單一產品(簡稱:藥肥制品),也可以是分別開發的適合藥肥一體化施用的包括產品和應用技術、施藥器械在內的綜合應用方案(簡稱:藥肥方案)。
在藥肥的發展中,人們總結其有5大優點:(1)省工省力。田間的兩次作業合二為一,減少了勞動力,節省了時間,節約了資源。(2)改善作業條件。對于作物后期難以進地作業防控的病蟲害,如玉米、甘蔗,通過前期追施藥肥解決,降低了人員中毒風險。(3)提高防效。肥料作為填料,使農藥成分分散更加的均勻,利于藥效發揮。(4)節約資源。底肥和追施藥肥,肥料取代了顆粒劑中的沙土,節約了運輸費用,保護了資源。(5)藥-肥互助。對有害生物的防治有利于作物健康和對肥料養分的吸收;反過來,養分的吸收會提高作物的抗病害能力和對內吸性農藥的吸收和傳導。(藥肥管理現狀、登記情況和市場詳情見http://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19275.htm)(信息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9、 除蟲菊素和魚藤酮具有開發為白蟻防治劑的潛力
成都市白蟻防治研究中心等單位研究人員比較了10%苦參堿OL、40%魚藤酮DP、50%除蟲菊素OL、98%蛇床子素DP等4種生物農藥對尖唇散白蟻的毒殺效果。
結果表明,50%除蟲菊素OL 250 mg/L及以上質量濃度的觸殺處理組,試驗第3天白蟻均全部死亡;胃毒處理組白蟻平均死亡率均低于90%。40%魚藤酮DP 500 mg/L及以上質量濃度觸殺處理組試驗第3天白蟻平均死亡率均大于95%;胃毒處理組白蟻平均死亡率均低于30%。10%苦參堿OL、98%蛇床子素DP對尖唇散白蟻觸殺和胃毒的最大平均致死率分別為(1.33±0.67)%、(3.33±0.67)%和(21.33±2.91)%、(4.00±1.15)%。4種植物源農藥對尖唇散白蟻胃毒性由大到小排序為50%除蟲菊素OL>40%魚藤酮DP>10%苦參堿OL>98%蛇床子素DP;對尖唇散白蟻觸殺性由大到小排序為50%除蟲菊素OL>40%魚藤酮DP>98%蛇床子素DP≥10%苦參堿OL。
綜上,除蟲菊素對尖唇散白蟻有較好的觸殺和胃毒作用,具有開發為白蟻觸殺劑和胃毒劑的潛力;魚藤酮對尖唇散白蟻有較好的觸殺作用,具有開發為白蟻觸殺劑的潛力。
截至目前,我國批準登記防治白蟻的農藥品種包括吡蟲啉、聯苯菊酯、氰戊菊酯、氯菊酯、胺菊酯、氯氰菊酯(包括順式氯氰菊酯)、毒死蜱、氟蟲腈、蟲螨腈、氟啶脲、四水八硼酸二鈉、硫酰氟等,尚未批準生物農藥登記。(信息來源:農藥快訊)
四、國際行業動態
10、 2025年全球生物農藥市場規模將達到95億美金
生物農藥包括傳統農藥(微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昆蟲天敵和信息素)、抗生素、生化農藥以及生物刺激素。
(1)微生物農藥:蘇云金桿菌、枯草芽孢桿菌、蠟質芽孢桿菌、假單胞桿菌、白僵菌、綠僵菌、木霉菌、多角體病毒。
(2)植物源農藥:除蟲菊酯、印楝素、苦參堿、魚藤酮、煙堿、大黃素甲醚、苦皮藤素。
(3)昆蟲天敵:赤眼蜂、撲食螨、麗蚜小蜂。
(4)信息素: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告警信息素。
(5)抗生素:阿維菌素、井岡霉素、多殺菌素、多抗霉素、鏈霉素、春雷霉素、寧南霉素。
(6)生化農藥:赤霉酸、乙烯利、蕓苔素內酯、羥烯腺嘌呤。
(7)生物刺激素:微生物、腐殖酸、氨基酸、蛋白質、多糖。
據行業智庫最新數據,預計到2025年實現95億美元市值,以美國、德國、日本為首的技術發達國家,通過跨國農藥公司,在生物農藥領域的競爭中占有絕對優勢,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用于生物農藥的研發。美國EPA登記的生物農藥新有效成分中,蘇蕓金芽孢桿菌27個、假單胞菌11個、木霉菌8個、枯草芽孢桿菌7個、解淀粉芽孢桿菌6個、白僵菌5個,是生物農藥的骨干品種。我國生物農藥登記情況大體與美國類似。
近十年跨國巨頭在生物農藥方面的研究動態
微生物組技術在種植業中可以降解農藥、種子包衣、土壤酸化、鹽堿化修復、土壤病害防治及保護農作物免受有害生物危害,將成為農業下一個大事件。微生物制劑將成為土壤改良市場的爆品,從類型來看,全球土壤調節劑市場可分為天然和合成兩類,天然的以微生物制劑為主。我國2018年微生物肥料登記呈井噴式增長,產能達到3,000萬噸,占比70%,產值達400億元,市場競爭態勢呈現白熱化,微生物肥料產品將成為2019年肥料市場中最熱爆品。種子處理劑市場的增長得益于人們提出對有害生物綜合治理方案的需求量,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微生物制劑處理種子可幫助作物應對生長早期的病蟲害,對增加產量能起到積極的作用。生物種衣劑或生化復合種衣劑發展勢頭迅猛。(信息來源:生物農藥世界)
11、 SePRO將在美國銷售意賽格木霉菌生物殺菌劑Bio-Tam? 2.0
美國SePRO公司近日與意大利意賽格公司簽訂了一項分銷協議。根據該協議,SePRO將在美國的農作物市場分銷意賽格木霉菌生物殺菌劑Bio-Tam? 2.0。
Bio-Tam 2.0是具備兩種木霉菌組合的新一代產品。Bio-Tam 2.0為可濕性粉劑,可用于防治包括鐮刀菌、疫霉菌、腐霉菌、絲核菌、菌核病、白絹病、根串珠霉、黃萎病、蜜環菌和座堅殼屬病菌等在內的土傳病害。
Bio-Tam 2.0目前登記用于包括油菜、葫蘆科作物、果菜和葉菜在內的許多行栽作物,以及多種漿果和木本作物。該產品可有效減輕與許多土傳病菌相關的病害脅迫。Bio-Tam 2.0可在作物根部及周圍迅速大規模地形成群落,構建保護劑屏障,從而對抗病菌感染。Bio-Tam 2.0還可利用酶攻擊病原體細胞壁,有效控制病菌感染。
除了地下活性外,Bio-Tam 2.0還對葡萄藤埃斯卡綜合癥(Esca complex),特別是對于暗色單梗孢具有活性。Bio-Tam 2.0通過在葡萄藤修剪傷口上形成群落,構成一道保護屏障,防止修剪后病原真菌在植物內擴散。“Bio-Tam 2.0成為西海岸眾多葡萄園的一個有價值的產品,”SePRO的業務開發主管Dave Owens說道。“這將是SePRO首次進入特色農業市場,未來幾年還會有更多產品緊隨其后。接下來的幾個月里,種植者會從SePRO了解到更多信息。”
SePRO目前還以Obtego?品牌向草坪、觀賞植物和溫室市場銷售基于相同木霉的生物殺菌劑。SePRO市場副總裁Sam Barrick表示:“我們的客戶可以在觀賞植物應用中看到該產品卓越的效果,也可以感受到Obtego背后公司的強大實力。我們打算利用我們在該領域的經驗,將其作為進入其他領域的跳板。誠然,市場各不相同,但此項技術的性能在業內是最好的,在所有細分市場中都有很好的表現。”(信息來源:AgroPages(世界農化網))
12、 歐洲發起禁止農藥運動 呼吁2035年淘汰合成農藥
近期,歐盟發起了一項新的運動,擬通過逐步淘汰農藥來阻止自然崩潰,拯救民生。
歐盟各地的民間社會組織向歐委會提交了一份歐洲公民倡議(ECI)提案,呼吁通過制定新法律逐步淘汰農藥,恢復生物多樣性,并支持農民改造糧食和農業系統。
歐洲四分之一的野生動物受到嚴重威脅,一半自然保護區處境堪憂,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正在退化。最近幾個月,國際科學家呼吁實施緊急“變革”,以阻止自然的崩潰。他們呼吁減少農藥的使用,轉向生態農業,以阻止或扭轉昆蟲種群數量大幅下降的趨勢。值得強調的是,2005年至2016年期間,歐盟有400萬個小農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型農工企業,進一步加劇了危機。
歐洲公民倡議呼吁歐委會采納以下法律提案:
1. 至2035年淘汰合成農藥:首先從最危險的農藥著手,至2030年將歐盟農業合成農藥使用量減少80%,2035年淘汰所有合成農藥。
2. 恢復生物多樣性:恢復農業地區的自然生態系統,使農業成為生物多樣性恢復的載體。
3. 為轉型中的農民提供支持:改革農業,優先發展小規模、多樣化和可持續的農業,支持農業生態和有機實踐的快速增長,對農民進行專門培訓,對無農藥和非轉基因農業進行專門研究。
該運動是由一個跨行業的聯盟發起的,該聯盟由環境、衛生、農業和養蜂等行業的民間社會組織組成,其組織者包括歐洲地球之友和農藥行動網絡(PAN),德國Aurelia基金會下屬的慕尼黑環境研究所、法國的Générations Futures,奧地利的GLOBAL 2000/奧地利地球之友等組織。(信息來源:AgroPages(世界農化網))
13、 美國Intergro推出PreBiotech?等(甲殼素)系列創新生物產品
Intergro的子公司Agricultural Solutions致力于開發可持續創新產品,通過增強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來促進農業生產。該公司最近宣布將推出新的產品組合,并在美國申請登記其正在申請專利的微生物制劑,這些制劑有助于改善土壤和植物健康,提高植物抗脅迫能力。
NutriBoom?系列天然肥料(NutriBoom、NutriBoom Powder和NutriBoom Plus)經科學證明可刺激土壤微生物群,特別是能控制植物病原體和寄生線蟲的微生物,進而改善土壤健康,增強植物根系和活力。PreBiotech?是一種葉面噴施產品,通過促進植物組織表面具有生物控制功能的微生物生長和停留,增強植物對脅迫條件和病害的防御機制,提高生物殺菌劑的功效。
這些產品的活性成分為甲殼素,提取自Agricultural Solutions從北美、中美和南美采購的甲殼類動物外殼,將未使用過的蟹殼和/或龍蝦殼按用途磨成不同細度的粉末。在采用綜合系統方法時,基于甲殼素的改良劑可為有益微生物提供能量來源,改變土壤中或植物表面的微生物群落組成,有利于能改善植物生長和活力的微生物的生長,進而抑制病蟲害的發生。
Agricultural Solutions的產品可應用于果菜、堅果、核果、大麻、漿果、葡萄、商品作物、根菜和塊莖作物、梨果、柑橘、特色作物和綠葉菜等各種傳統作物和有機作物。在部分州的登記工作尚待進行。(信息來源:AgroPages(世界農化網))
14、 美國環保署批準首個以蜜蜂為傳播載體生物農藥活性成分的登記
Bee Vectoring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多倫多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代碼:BEE)(以下簡稱“公司”或“BVT”)最近宣布,美國環保署已批準將真菌粉紅粘帚霉(CR-7)用作經濟作物的殺菌劑。CR-7是這家總部位于加拿大公司的首款獲得登記的活性成分,也是美國環保署批準的首個可利用蜜蜂作為載體傳播的活性成分。此項技術被稱為“蜜蜂載體技術”,BVT在這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含有CR-7的產品VECTORITE?可用于包括草莓、藍莓、向日葵和杏仁在內的許多高價值作物。獲得批準后,從今年美國的秋冬藍莓和草莓種植季開始,BVT將正式推出該產品,并借此創收。該登記允許BVT在銷售含CR-7的VENTORTE時提出積極的作物保護要求。
BVT首席執行官Ashish Malik說道:“對于BVT來說,這不僅是開啟大規模商業化和創收之路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植保產品應用方式的突破性轉變。通過使用商業飼養的蜜蜂來輸送生物制品,種植者可以減少化學品、水、燃料和勞動力等其他昂貴且日益稀缺資源的使用,從而保護作物,提高作物產量,以更可持續的種植方式從事農業生產。”
BVT將尋求其他關鍵國家的監管批準。鑒于其他國家的監管機構常會效仿美國環保署的做法,在這些國家的審查過程應該會更快、更容易得進行。
BVT董事會主席Michael Collinso說:“根據行業統計,將一種新的作物保護產品推向市場時,為確立其高等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平均成本要超過2.8億美元,內部研發、大學作物試驗和種植者試用將耗時11年。此項登記對BVT來說非常寶貴,并樹立了公司在業界重要的的公信力。BVT團隊成功開發了一種新穎的,可替代傳統化學農藥的有效解決方案,而成本僅為行業平均水平的幾分之一。我們期待未來在全球主要農業地區獲得更多批準。”
含CR-7的VECTORITE在美國環保署的登記號為90641-2,現可作為已登記的殺菌劑銷售,用于標簽列明的作物。(信息來源:AgroPages(世界農化網))
五、其它最新技術:
15、 為“更早更精確”防治作物病害,巴斯夫與Ontera在精準診斷領域開展合作
近期,Ontera Inc.和巴斯夫宣布就利用Ontera分子診斷平臺在植物病害和抗性檢測領域開展研究合作。據Ontera官員介紹,該平臺可在不到20分鐘內分析和量化多種特性,幫助農民應對潛在產量問題和威脅。還表示,巴斯夫和Ontera之間的合作可為農民提供達實驗室質量、易于使用的分子信息,從而更早、更精確地防治植物病害,確保健康、高質量的產品。
Ontera的平臺使用硅納米孔單分子傳感器對核酸、蛋白質和小分子進行多重測量。該平臺輕便、經久耐用,只需幾分鐘就能完成對性狀、病原體和病原體抗性的定量分析,幫助農民及時、有針對性地應用作物保護產品。
巴斯夫農業解決方案部門負責植保產品研發的高級副總裁Jurgen Huff表示:“可早期發現產量和質量威脅的創新診斷技術對于現代可持續農業至關重要。我們的客戶是期待獲得最高標準創新技術的專業人士,而Ontera的平臺是對巴斯夫強大創新產品組合的重要補充。它為農民提供了保護作物、減少損失和優化農藥施用所需的關鍵信息。”
Ontera首席執行官Murielle Thinard-McLane表示: “通過這一合作,Ontera可以進一步普及精密診斷技術,為創造更可持續地球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與巴斯夫在追求可持續農業發展方面志同道合。我們將創新思維應用于解決農業面對的真實挑戰,促進以環保、健康的方式獲得高質量的食物,同時提高生產率以及收成的可預測性。”(信息來源:AgroPages(世界農化網))
16、 新研究稱通過植物的“生物鐘”可確定除草劑何時能產生最佳效果
據外媒報道,用除草劑噴灑作物不僅對環境有害,而且對農民來說也是昂貴的。考慮到這些問題,科學家們進行了一項研究,該研究表明,如果在一天中的正確時間使用,可以使用較少的除草劑來獲得相同的結果。
就像我們一樣,植物有晝夜節律。這意味著它們的“生物鐘”功能在一整天都有所不同。因為人類也是如此,許多藥物在特定時間服用時效果最佳,此時身體最容易接受它們的效果。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的科學家與來自瑞士農業科技公司先正達的科研人員合作,開始研究某些化合物(在這項研究中是有害化合物) - 在給定時間施用于植物時同樣更有效。(研究詳情http://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19308.htm)(信息來源:cnBeta.COM)
17、 防治小菜蛾的性信息素類似物被篩選出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新農藥創制研究組揭示性信息素類似物對小菜蛾種內化學通訊的調控方式,為小菜蛾的綠色防控技術提供新的思路與手段。相關研究成果“Synthesis and bioactivity studies of sex pheromone analogs of the diamond back moth,Plutella xylostella”在線發表在《有害生物防治科學(Pest Management Science)》上。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屬于鱗翅目,菜蛾科,是世界范圍內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蟲之一,全球每年需要花費約十億美元防治小菜蛾。一直以來,人們對于小菜蛾的防治主要依靠有機殺蟲劑。然而,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日益提高,尋求經濟高效、與環境相容性好的植物保護新方法、新技術是解決當前環境污染、食品安全危機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