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行業信息
返回列表發表時間:2020年04月30日
一:農業行業新規
1、 農業農村部公告:批準6家、注銷1家農藥登記試驗單位
4月23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根據《農藥管理條例》《農藥登記管理辦法》《農藥登記試驗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發布公告如下。
一、經資料審查、現場檢查和綜合評審,批準馬鞍山盤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6家單位為農藥登記試驗單位,有效期五年。
二、注銷上海森蔚農業科技中心農藥藥效試驗資質并收回其《農藥登記試驗單位證書》。(信息來源:農業農村部)
2、 注意:引起大范圍中毒或者藥害的農藥產品也將被列入再評價名單!
據了解,通常再評價的產品一般是登記十五年以上的農藥產品,不過日前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發布的《農藥風險監測評價管理規定 (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中,將農藥再評價包括周期性評價和特殊性評價兩類。
其中,特殊性評價是指根據風險監測、文獻資料等信息,對可能造成或已造成嚴重危害的農藥,或具有較大風險的農藥,或不符合現行國家農藥管理政策的農藥,適時開展評價。
當某種農藥的使用導致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啟動特殊性評價:
1.影響農業生產安全。2.威脅人畜健康安全。3.危害農產品質量安全。4.破壞生態環境安全。
針對再評價的產品全國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根據農藥再評價報告,對有關品種、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進行評審,提出意見建議。
農業農村部根據全國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評審結果,對符合現行管理政策、技術要求的品種、產品,做出同意繼續登記決定;發現對農業生產、人畜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有嚴重危害或較大風險的,做出撤銷、變更相應農藥登記證決定,或采取禁限用管理措施。
也就是說,若根據上述要求即便是一些剛申請登記的農藥產品或者農藥化合物成分,如果出現較大范圍的藥害或者中毒事件,也有可能面臨禁限用的風險。
即便是拿到了農藥登記證,如果農戶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出現了藥害等問題,一樣可能被撤銷登記證。
詳情見:http://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20908.htm
二、最新行業資訊
3、 2019年及近7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和特點分析
生物源農藥增長顯著
截止2019年12月31日,在有效登記狀態的生物農藥的有效成分有121個,產品1,655個(此統計數據未包括農用抗生素和天敵)。近5年來生物農藥有效成分和產品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9.88%和9.46%,顯示我國生物農藥登記數量在穩步增加,生物農藥正在蓬勃發展。
近7年,每年生物新農藥與本年度新農藥登記品種數量的比值趨于起伏上升態勢,年均增長率為35.8%,2017年度生物新農藥首次超過化學新農藥登記數量。
另外,新登記農藥品種中,原藥/母藥與制劑同時登記的情形逐漸增多,同時登記的與本年度新農藥登記品種的比值波動上升,7年來其比值的年均增長率為4.22%,2019年的比值達到81.0%。這與FAO/WHO用于保護植物和公共衛生的生物農藥登記指南要求相似。
我國在政策上,將逐步建立登記綠色通道,加快生物農藥登記和產業化進程,落實減免增值稅和對使用生物農藥的補貼政策;在技術上,已制定了100多項生物農藥相關標準,國際上有FAO/WHO生物農藥產品質量標準5項和微生物農藥規范指南7項;另外,根據《要求》微生物農藥不同菌株按不同有效成分對待,其有效成分登記數量也會隨之有所增長,這都將促進生物農藥的加速起航。
特色小宗作物用農藥登記步伐加快
為滿足市場的需求,解決特色小宗作物“無藥可用”難題,我國在政策上推進開展特色小宗作物用藥試驗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符合條件自愿承擔單位可申請登記試驗(藥效和殘留)項目,鼓勵參與聯合試驗、群組化(及作物范圍)登記,加強試驗監督管理;同時建立特色小宗作物用藥產品試驗資料集中申報和審評工作機制,提高評審效率。
詳情見:http://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20979.htm(信息來源:農資與市場)
4、 小麥赤霉病呈偏重發生,這些新產品和最新研究進展你應該了解
2020年4月21日,農業農村部召開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推進落實視頻會,會議指出,預計今年我國小麥赤霉病呈偏重發生趨勢,要提前做好防控準備。
生物防治措施能有效彌補傳統防治措施的不足。相關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桿菌B—30210 和熒光假單細胞桿菌MKB158 的應用能有效降低小麥赤霉病的發病率;淺黃隱球酵母OH182.9 的應用能有效降低小麥赤霉病的發病率;放線菌以鏈霉菌為主,鏈霉菌的應用能有效抑制小麥赤霉菌的發病。通過對各類菌體的研究發現,在有效的防治工作中,生物防治技術能有效降低小麥赤霉病的發病率,提高小麥的產量。
詳情見:http://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20960.htm(信息來源:農業農村部)
5、 63種特色小宗作物用藥獲農業農村部推薦
4月9日,農業農村部農藥管理司(種植業管理司)發文稱,為指導省級農業農村部門制定尚無登記農藥可用的特色小宗作物的臨時用藥措施,確保膳食風險可控,同時,降低特色小宗作物用藥登記成本,調動農藥企業的登記積極性,加快解決我國特色小宗作物“無藥可用”“無標可依”難題,農業農村部農藥管理司在組織廣泛調研、專家論證和殘留驗證試驗的基礎上,編制了《特色小宗作物農藥殘留風險控制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技術指南》)。
此次《技術指南》對不同作物上農藥使用成分、劑型、單次最高用量、使用次數,施藥方法等做了詳細規定。
此次技術指南操作共有526條,涉及作物上百種,涉及農藥成分63種,劑型以水劑、懸浮劑、可濕性粉劑、乳油居多,且多以常規化合物為主。
其中,殺蟲劑出現較多的有阿維菌素、吡蟲啉、啶蟲脒、氟蟲胺、氟啶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涉及作物包括荔枝、芒果、甘蔗、火龍果、絲瓜、南瓜、豇豆等;殺菌劑有百菌清、吡唑嘧菌酯、嘧菌酯、氰霜唑、咪鮮胺,涉及作物有大蔥、枸杞、人參、冬瓜、菠蘿、甘蔗、火龍果等。(信息來源:農業農村部農藥管理司農藥管理處)
三、國內行業動態
6、 國內首個植物源藥劑防治青苔專利技術產品“苔美”即將上市
在我國南方柑橘產區,柑橘園及柑橘樹體上經常能看到綠色的青苔危害,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致使樹體生長不良,樹勢衰退等,嚴重影響柑橘的產量與品質。
近日,據成都新朝陽市場部負責人王玉宏透露,成都新朝陽作物科學股份有限公司殺菌劑產品苔美TM (0.5%小檗堿)即將上市,該產品已取得在褐斑病上的登記,目前在青苔上的擴展登記申請也在審核中。
據介紹,苔美TM無色無味,具有安全、速效、殺菌譜廣等優勢,它的上市將為柑橘等作物的青苔防治提供新型安全、高效的藥劑。苔美計劃今年上市。
苔美TM主要是通過滲透作用干擾病原真菌的代謝而起到抑制生長和繁殖的作用,其次能增強植物細胞的活性,提高對病原菌的抵抗力而達到防治的效果;針對細菌,通過破壞細菌表面結構,導致細胞內鈣離子和鉀離子外流,造成細菌內環境破壞,從而導致細菌生長被抑制,具有良好的殺菌效果。對于綠藻引起的青苔具有卓越的防效。
詳情見:http://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20946.htm(信息來源:農財網農化寶典)
7、 2019年國內新登的13個殺菌劑
2019年共有21個新農藥取得登記(共計48個產品),其中殺蟲劑5個(產品9個),殺菌劑13個(31個),除草劑3個(8個)。有17個是原藥/母藥與制劑同時登記,占新農藥的81%。
2019年登記新農藥的特點:
(1)新殺菌劑登記品種(占新農藥品種的61.9%)和產品數量(占新農藥產品數量的64.6%)已遙遙領先于殺蟲劑和除草劑類農藥;
(2)97.9%的新農藥登記產品毒性是低毒或微毒 (僅有苯并烯氟菌唑原藥是中等毒);
(3)大部分劑型是對環境友好的,多為懸浮劑、水分散粒劑、可分散油懸浮劑、揮散芯等,乳油產品有2個(氟烯線砜乳油、氯氟醚·吡唑酯乳油);
(4)7個生物農藥均為國內企業登記,占新農藥登記品種的33.3%,其中微生物農藥3個、生物化學農藥2個、植物源農藥2個,(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側孢短芽孢桿菌A60、沼澤紅假單胞菌PSB-S)各類生物農藥發展相對均衡;
(5)有13個新農藥為國內企業登記的,占登記新農藥品種的61.9%,其中生物農藥占國內新農藥登記品種的53.8%,且多為有專利或自主研發產品。體現我國農藥制造和研發能力已有一定水平。
雖然境外企業新農藥登記品種占38.1%,但登記產品具有特色,一般對環境友好或不易產生抗性,多為有發展前景農藥,如雙丙環蟲酯具有全新作用機理,通過干擾昆蟲香草酸瞬時受體通道復合物的調控,可快速抑制昆蟲取食;又如非熏蒸性氟烯線砜是通過與線蟲接觸,阻斷線蟲獲取能量通道而殺死線蟲。
隨著登記新農藥的增加,高效、低風險農藥在逐步替代高毒和高風險農藥,登記農藥品種結構不斷優化。新農藥產品的安全性和活性相對較高,可減少使用劑量和施藥次數,向精準用藥和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目標邁進,讓農藥在農業綠色發展中發揮應有作用,推進質量興農。(信息來源:農藥)
四、國際行業動態
8、 拉美首個生物 除草劑獲登 壬酸制劑具備草甘膦替代潛力
近年來出于對健康和環保方面的考慮,多國已禁止或限制使用百草枯等化學除草劑,其中草甘膦的使用已受到超過17個國家禁限令的影響。因此大規模研發生物除草劑的步伐在全球范圍內不斷加快。
哥倫比亞等拉美國家也受到了化學除草劑禁限令的影響。為了滿足市場對環保高效生物除草劑的需求,馬來西亞Emery Oleochemicals公司的業務部門Agro Green推出了生物除草劑EMERION? 7700。根據AGRONEGOCIOS的報道,該產品已獲得哥倫比亞農畜研究所(ICA)的登記,成為了在哥倫比亞,乃至整個拉美地區獲登的首個生物除草劑產品。
該除草劑可在離水源非常近的地區使用,而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非常小。產品可天然降解,非常適用于出口水果,例如牛油果、香蕉和咖啡,能夠滿足國際法規的要求。由于產品的揮發性低,因此還可通過飛機從空中進行噴灑。EMERION? 7700能夠作為草甘膦等非選擇性化學除草劑的替代品。(信息來源: AgroPages (世界農化網))
9、 2018-2019年加拿大新登農藥概述 生物農藥占據主要地位
根據加拿大衛生部有害生物管理局(PMRA)發布的年度報告,2018-2019年(從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間,加拿大共批準登記了12中新型活性成分以及23種相關的終端產品(含有活性成分的不同劑型產品)。在這12種活性成分中,有八種為生物農藥,三種為傳統的化學農藥以及一種抗微生物劑。生物農藥占據了加拿大新登農藥的半壁江山。
生物農藥包括:鳳果花葉病毒CH2株系1906分離株、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BV-0003、蘇蕓金桿菌蠟螟亞種菌株SDS-502、枯草芽孢桿菌菌株BU 1814、地衣芽孢桿菌菌株FMCH001和枯草芽孢桿菌菌株FMCH002、解淀粉芽孢桿菌菌株F727、2,6-二異丙基萘等。
詳情見:http://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20888.htm(信息來源:AgroPages (世界農化網))
10、 新一輪蝗災侵襲非洲:規模是第一波的20倍 或持續到8月底
在新型冠狀病毒擴散到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幾周前,非洲部分地區已經遭受另一種瘟疫的威脅,在那里爆發了70年來最嚴重的蝗災。如今,第二波蝗災已經到來,數量約為第一波的20倍。
據美聯社10日報道,第二波蝗災已開始侵襲非洲,數十億只沙漠蝗蟲的幼蟲在索馬里被大量繁殖,正尋找著隨季節性降雨而涌現的新鮮植被。如今,對于當地數百萬本已脆弱的民眾來說,抑制病毒的傳播遠不如對抗蝗災重要。可是當他們冒著傳播病毒的危險,聚集起來試圖與蝗蟲作戰時,卻發現往往徒勞無功。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稱蝗災的爆發,部分是由于氣候變化,會對糧食安全和生計造成“前所未有的威脅”。該組織還稱這次新浪潮的規模大約是第一次浪潮的二十倍。糧農組織的一項新評估中寫道,“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南部和索馬里南部正在形成越來越多的新群,東非的當前形勢令人極為震驚”。
糧農組織說,在埃塞俄比亞,約有600萬人生活在受到蝗蟲暴發影響的地區,如果不加以制止,這種侵擾“將造成農作物,牧場和森林覆蓋物大規模的損失,加劇糧食和飼料的不安全狀況”。埃塞俄比亞農業部長表示,目前正在努力部署六架直升機,以抵御可能持續到八月下旬的蝗災侵擾。
此外,還有一個令人不安的信號,埃塞俄比亞的衛生部發言人莫吉斯海魯(Moges Hailu)稱,蝗蟲群已經出現在了以前從未發現過的地方。(信息來源:海外網)
11、 巴西批準兩款前所未有的生物防治產品
4月3日,巴西農業部批準了兩種前所未有的生物防治產品,一種是基于大蒜提取物,可用于控制線蟲的產品。另一種是可用于控制粉虱的有益螨蟲,粉虱會侵害包括馬鈴薯、西紅柿和豆類在內的多種作物。
在《聯邦官方公報》上發布的法令還公布了另外44種仿制藥,其中17種在其制劑中使用了生物防治劑。在過去的一年中,共登記了40種有機產品。
根據農業部農藥總負責人Bruno Breitenbach的說法,他們的目標是鼓勵在農業中使用生物制劑,增加含有現存于自然界微生物產品的登記數量。這些登記產品中有8個可有用于有機農業系統。
這些生物制劑對人類完全無害,對環境友好,并且對巴西作物中的昆蟲具有天然防治效果。他們相信,2020年可能是巴西農業中生物產品數量具有標志性的一年。(信息來源:AgroPages (世界農化網))
五、其它最新技術:
12、 南農發現Bt毒素對棉鈴蟲的“雙通道”殺蟲機制
南京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吳益東教授團隊在Bt殺蟲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發現了Bt殺蟲蛋白對棉鈴蟲的一種新型“雙通道”殺蟲機制。
Bt毒素“雙通道”殺蟲機制的揭示不僅對Bt作用機理和害蟲抗性機制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視角,也為開發新的抗性治理策略提供了啟示,這意味著新一代Bt棉花可以通過聚合多個不同的Bt殺蟲基因,對棉鈴蟲形成“多通道”的殺蟲機制,從而有效延緩棉鈴蟲Bt抗性的進化速度。
詳情見:http://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20841.htm(信息來源:南京農業大學)